首页

伺候夫妻主的贱狗

时间:2025-05-30 02:46:49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84848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赣台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去年江西新增台资项目55个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赵月斌指出,《极顶》具有林业工人的形象创新、生态文学的突破、微观视角的细腻描绘、人物设置的匠心独运以及老炮台等人物的生动塑造,既有宏观气象,又有感人细节。

“楚有章华台,遥遥云梦泽。”湖北省云梦县是千年古县,得名于“水天一色”的古云梦泽。1975年,云梦县睡虎地发掘出土12座战国末期至秦代的墓葬。其中,在11号墓葬中发现大量竹简,这是中国考古学史上首次发现的大批秦简,被称为云梦睡虎地秦简,属国家一级文物。此后,云梦先后出土秦至汉初简牍八批次3000余枚,创下多项之最,如最早的法医记录、最早的刑侦文书、最早的环保法令、最早的麻风记录、最早的木牍家书、最早的个人年谱、最早的相马经书、最早的告地书等。云梦县因此也有“秦简圣地”“简牍之乡”的美誉。云梦县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多达5000余件。全新亮相的“简牍圣地——云梦出土秦汉简牍展”,让人们可一窥简牍之美,感知泱泱中华。

黄金暴涨背后是美元信用“裂痕”

意见明确了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落实并完善国有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更好鼓励开展长期权益投资。完善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监管制度,优化上市保险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完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等。

中国非制造业经营活动连续19个月保持扩张

桃园4月11日电 (记者 刘舒凌)4月11日为农历三月初三,“三月三,拜轩辕”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台湾甲辰年恭拜轩辕黄帝大典当天在台湾桃园黄帝雷藏寺举行。

商务部发布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他走进社区会客厅、党群服务中心、社区食堂,同大家亲切交谈。老旧小区改造、便民服务、饭菜价格,一件件百姓身边事,都是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